• 首页
  • 一个比特币要挖多久介绍
  • 产品展示
  • 新闻动态
  • 新闻动态

    你的位置:一个比特币要挖多久 > 新闻动态 > 国外研究: 长期服用叶酸或增加21%癌症风险? 叶酸还要不要补?

    国外研究: 长期服用叶酸或增加21%癌症风险? 叶酸还要不要补?

    发布日期:2025-09-07 08:20    点击次数:137

    叶酸,曾被誉为“孕妇的黄金营养素”,如今却因为一项国外研究登上热搜:长期服用叶酸,可能增加21%的癌症风险。这消息一出,不少人慌了神:家里老人天天吃叶酸,会不会出问题?备孕中的媳妇该不该停?叶酸到底还能不能补?

    一边是医生反复强调“缺叶酸的危害”,一边是研究提示“补太多也有风险”,这到底是“救命药”还是“慢性毒”?叶酸这事儿,远没有你想得那么简单。

    夏季是营养补充热潮期,不少家庭开始“买买买”各种维生素、保健品。尤其是中老年人群,听说叶酸可以“降同型半胱氨酸、防心脑血管病”,纷纷加入了长期服用的队伍。但很多人不知道,叶酸的补充,并不是一刀切的全民通吃。

    就在2025年初,欧洲营养学会发表了一项覆盖十余年的大型随访研究,指出长期高剂量补充叶酸,可能与某些类型的癌症(如前列腺癌、结直肠癌)风险升高相关。这个结论一出,引发广泛争议——因为叶酸在医学界的地位并不低,甚至可以说是“不可或缺”。

    现实中,有不少像李阿姨这样的患者:60多岁,老伴刚做完心脏支架手术,听说叶酸可以“降血脂、抗动脉硬化”,就开始每天一片,连着吃了三年。最近看新闻说“叶酸吃多了可能得癌”,她吓得立马停药,甚至怀疑自己是不是已经“补过头”。

    问题来了:叶酸,到底补还是不补?

    要搞清这个问题,首先得知道叶酸到底是干嘛的。它是维生素B族之一,参与DNA合成、细胞分裂和红细胞生成。对孕妇来说,缺了叶酸,胎儿容易出现神经管畸形;对老年人来说,叶酸能帮助代谢“同型半胱氨酸”——这个名字虽然拗口,但它升高时,心梗、中风的风险也会跟着蹿高。

    叶酸确实有用,甚至可以说非常重要。

    但问题出在:过量补充、不看指标、盲目跟风。很多人一听“叶酸好”,就开始“无限量”服用,可身体并不是“吃得越多越好”。就像水是生命之源,喝太多也会中毒一样,叶酸也有“安全上限”。

    中国营养学会推荐:成人每日叶酸摄入量为400微克,孕妇为600微克,哺乳期女性为500微克。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早在2019年就明确指出:除孕妇、特定疾病患者外,普通人无需额外补充叶酸。

    问题是,很多人不知道自己有没有缺,就直接买来吃。更有甚者,补了叶酸,还天天吃强化谷物、维生素B群、营养饮料,结果摄入量早已超标。

    这就像给手机充电,电满了你还一直插着电源,电池非但不耐用,反而容易出问题。

    而前文提到的那项国外研究,其实也有前提条件:受试者长期服用高剂量叶酸(每日超过1000微克),并且持续多年,才发现癌症发生率略有上升。也就是说,风险主要跟“过量+长期”有关,而不是正常剂量补充本身。

    对于孕期女性来说,叶酸的必要性毋庸置疑。国家自2009年起就推广免费发放叶酸片,极大减少了新生儿神经管畸形的发生率。这个政策本身,就是建立在大量临床数据和公共卫生研究基础上的科学决策。

    但对普通中老年人,尤其是已有慢性病的人群,是否需要补、如何补,就要看个体情况。检查发现同型半胱氨酸升高、有心血管病家族史、B族维生素摄入不足,这类人群可能受益于适量叶酸补充。而如果身体健康、饮食均衡,每天吃绿叶菜、全谷物、动物肝脏的人,基本不缺叶酸。

    关键在于:不是人人都缺,也不是人人都该补。

    还有一个被忽略的风险是:长期高剂量补叶酸,可能“掩盖”维生素B12缺乏的症状。这在老年人群中尤为危险,因为B12缺乏可导致贫血、神经系统损伤,若被叶酸“掩盖”,容易延误诊断。

    从临床经验来看,真正需要长期补充叶酸的群体主要有以下几类:一是备孕及孕期女性,二是确诊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者,三是手术或化疗后营养支持人群。其他人群补不补,应以医生建议或体检指标为依据。

    医生在门诊常提醒患者:补充营养不是“天天吃保健品”,而是看你身体缺什么,缺多少,再决定怎么补、补多久。

    别把“吃叶酸”当作日常习惯,也别因为一两篇新闻就全盘否定。科学营养的核心是“适量、适时、适人群”,而不是“越多越好”。

    对一个普通读者来说,最实用的建议是:先检查,再决定。如果你担心自己缺叶酸,不妨体检时加测一个“血叶酸”和“同型半胱氨酸”指标;如果你已经在补,记得定期复查,不要长期无限量服用。

    叶酸不是洪水猛兽,也不是神药良方,它只是人体需要的一种营养物质。用得好,是补充;用得不对,是负担。

    看完这篇文章,你是不是也想给爸妈的补叶酸计划“刹刹车”?或许,你该重新审视家里那瓶用了两年的叶酸片了。

    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对你有启发,欢迎点赞、评论、转发给更多人。让我们一起,用科学的态度守护家人的健康,别再被“补”字误导了方向!

    本文为健康科普内容,部分故事情节为方便理解而虚构,信息参考了权威医学资料与专业知识,但不代表个体化诊疗建议。如您有健康问题,请咨询医生或前往正规医疗机构就诊。

    参考文献:

    [1]中国营养学会.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(2013版)[M].北京:科学出版社,2014.

    [2]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.孕期叶酸补充与出生缺陷预防指南(2019年版)[R].北京:国家卫健委,2019.